剧情简介
《红色摇篮》(2010)由金韬执导,王霙、刘劲、王伍福等主演,全景式展现1929-1934年中央苏区从创建到长征的历史,填补了井冈山斗争到红军长征间影视叙事的空白:
核心事件与时间线
红四军转战:1929年毛泽东率红四军从瑞金转战福建长汀,古田会议后面临李立三“攻打南昌”的指令,巧妙周旋执行“推”字策略。
苏维埃建国: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毛泽东当选主席,奠定新中国政权雏形。
五次反“围剿”:以“诱敌深入”战术粉碎蒋介石前三次围剿,但受左倾路线影响导致第四次、第五次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人物群像与冲突
路线斗争:毛泽东与李立三、博古等关于“城市中心论”与“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交锋,如富田事变、宁都会议等。
情感羁绊:毛泽东与贺子珍的革命伴侣情,杨开慧牺牲后的情感冲击,周恩来调和党内矛盾的隐忍。
历史细节还原
真实事件:攻克吉安、张辉瓒被俘、“AB团”肃反等敏感题材首次搬上荧屏。
场景考据:在福建永定土楼拍摄苏区生活场景,如日新学堂、振成楼等,增强历史质感。
《红色摇篮》(2010)由金韬执导,王霙、刘劲、王伍福等主演,全景式展现1929-1934年中央苏区从创建到长征的历史,填补了井冈山斗争到红军长征间影视叙事的空白: 核心事件与时间线 红四军转战:1929年毛泽东率红四军从瑞金转战福建长汀,古田会议后面临李立三“攻打南昌”的指令,巧妙...(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20)
纠错 补充反馈
“一年争取江西!”
毛泽东在吉安战役前的动员,体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坚定信念。
“前头捉了张辉瓒!”
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即兴吟诗,展现军事才能与革命豪情。
“革命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是为了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保育员丑子冈的台词(关联剧《啊摇篮》),映射革命者牺牲小我、守护未来的精神。
“得民心者得天下。”
毛泽东总结革命成败关键,呼应剧中苏区土地改革、军民鱼水情的叙事。
“这面红旗,是乡亲们用鲜血染红的!”
周恩来在长征前对战士的训诫,强调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的论断,象征革命信念的坚定与革命力量的不可阻挡。
“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不是为少数人谋私利的党。”
——毛泽东在苏区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彰显共产党人的初心。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毛泽东对革命本质的深刻阐述,呼应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我们苏维埃政权,是工农兵自己的政权!”
——苏区群众集会上的口号,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实践。
“干部要脱掉皮鞋换草鞋,走到群众中去!”
——朱德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2对“红色摇篮 (2010)”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