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外交风云》是2019年央视播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剧,由宋业明执导,唐国强、孙维民等主演。该剧首次以电视剧形式全景式展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期间新中国外交历程,聚焦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突破国际封锁、推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历程,获第32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等多项荣誉。

​​剧情核心与关键事件​​
​​奠基阶段(1949-1950年代)​​
​​沈阳收缴电台​​:解放军进驻沈阳后强行接管美国领事馆电台,标志新中国外交主权宣示。
​​紫石英号事件​​:解放军炮击英国军舰,打破“炮舰外交”传统,彰显主权决心。
​​中苏建交与分歧​​:毛泽东访苏争取援助,后因意识形态分歧决裂,体现独立自主外交原则。
​​突破阶段(1950-1960年代)​​
​​日内瓦会议​​:周恩来首次亮相国际舞台,以灵活策略斡旋朝鲜、印度支那问题,打破西方孤立。
​​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亚非国家团结,奠定不结盟运动基础。
​​抗美援朝外交博弈​​:通过停战谈判与板门店协定,展现军事与外交协同的胜利。
​​转折阶段(1960-1970年代)​​
​​恢复联合国席位​​:1971年阿尔巴尼亚提案通过,标志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广泛认可。
​​中美破冰​​: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乒乓外交”与“三个世界”理论推动格局变革。
​​对越自卫反击战​​:邓小平决策速战速决,展现军事外交的威慑与克制平衡。

《外交风云》是2019年央视播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剧,由宋业明执导,唐国强、孙维民等主演。该剧首次以电视剧形式全景式展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期间新中国外交历程,聚焦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突破国际封锁、推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历程,获第32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等多项荣誉。 ​​剧...(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23)
​​“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毛泽东)​​
​​背景​​:美国核讹诈下,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坚定反击。
​​意义​​:体现“以弱胜强”的战略自信,奠定中国核威慑政策基调。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周恩来)​​
​​背景​​:日内瓦会议期间面对西方阵营围攻时的宣言。
​​意义​​:展现新中国外交的道义高度与斗争智慧。
​​“请给邓颖超同志带一朵雪绒花标本。”(周恩来)​​
​​背景​​:日内瓦会议间隙,周恩来托人带回鲜花,展露铁血外交家柔情一面。
​​意义​​:以生活细节消解历史叙事的冰冷感,塑造立体领袖形象。
​​“台湾问题必须解决,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分裂中国领土!”(毛泽东)​​
​​背景​​: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毛泽东强调对台原则。
​​意义​​:贯穿全剧的核心矛盾,揭示外交博弈中的主权底线。
大国领袖的格局与智慧
“新中国绝不会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要在废墟上重建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外宾时的宣言,宣告了中国外交的开放姿态,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形成互文。
“谈判桌上的筹码,是打出来的,不是求来的。”
周恩来在朝鲜停战谈判前的动员讲话,道出了“以斗争求和平”的外交哲学,成为当代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精神遗产。
“小球转动大球,这是人民的胜利。”
周恩来对“乒乓外交”的总结,用诗意的语言诠释了民间外交的力量,这句台词也成为体育外交的经典注脚。
“联合国的席位,是56个民族用鲜血和尊严换来的。”
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将外交胜利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回应了“中国不配拥有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质疑。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把一个站起来的中国交给下一代。”
陈毅元帅在外交部会议上的誓言,用最朴实的语言诠释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使命感。

2对“外交风云 (2019)”的想法

  1. 佳琦 2025年5月18日
    《外交风云》以新中国外交的峥嵘历程为镜,照见了大国崛起的艰辛与荣耀。当片尾字幕浮现,观众终将明白:这部电视剧不是对“外交胜利”的简单歌颂,而是对国际关系本质的深... 展开全部
  2. 佳怡 2025年5月18日
    《外交风云》以恢弘笔触勾勒新中国外交从“另起炉灶”到“全方位开放”的史诗历程,既是一部“影像版外交教科书”,更是一曲革命精神的当代回响。当毛泽东在剧末说出“中国... 展开全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