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共和国血脉》是由万盛华执导,王聪、蒋方婷、任程伟等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于2019年6月12日在央视一套首播。该剧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工业发展为主线,首次全景式展现石油工程第一师从剿匪部队改编为石油工人的奋斗历程,填补了影视作品中石油工业创业史的叙事空白。全剧共36集,豆瓣评分8.5分,被评价为“新时代的《创业》史诗”。

​​剧情梗概​​
​​时代背景与使命转型​​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贫油国”困境,石油成为国家命脉。原西北军区19军57师在陕南剿匪后,奉命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从手握钢枪的战士转型为石油拓荒者,肩负起“为共和国寻找血脉”的使命。
​​石油会战与艰难开发​​
以石兴国(王聪饰)、许茹(蒋方婷饰)为代表的石油师人,带领队伍转战玉门、柴达木、克拉玛依等荒漠戈壁,克服地震、洪水、井喷等自然灾害,相继开发出新中国首个大型油田群。剧中贯穿六次石油会战,展现从“玉门油田奠基”到“大庆油田突破”的历史进程。
​​情感与信仰的双重考验​​
石兴国与许茹因战火结缘,却因石油事业牺牲个人情感;梅大妮(丹琳饰)为救战友牺牲,诠释无私奉献;师政委王振华(任程伟饰)放弃晋升机会,坚守基层。石油人将战友情、家国志融入“流血流汗不撤退”的誓言,最终摘掉“贫油国”帽子。

《共和国血脉》是由万盛华执导,王聪、蒋方婷、任程伟等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于2019年6月12日在央视一套首播。该剧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工业发展为主线,首次全景式展现石油工程第一师从剿匪部队改编为石油工人的奋斗历程,填补了影视作品中石油工业创业史的叙事空白。全剧共36集,豆瓣评分8.5分,被评价...(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19)
​​“流血流汗不撤退,拼命也要找到大油田!”​​
——石兴国在誓师大会上呐喊,成为全剧精神内核,展现石油人铁血意志。
​​“这解放军,不是在打油,这是在拼命啊!”​​
——苏联专家惊叹石油工人的牺牲精神,对比中外工业精神差异。
​​“石油是国家的血脉,而你们的奉献就是精神血脉!”​​
——王振华对石油师人的评价,点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贡献。
​​名场面​​
​​“交枪仪式”​​:战士们在暴雨中含泪交出枪支,象征从军人到工人的身份蜕变。
​​“人肉搅拌机”​​:石油工人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抢救井喷事故,致敬“铁人精神”。
​​“冰原会战”​​:大庆油田开发中,工人在零下30℃的严寒中坚持钻探,镜头以冷色调强化悲壮感。
热血与信仰的交响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这句台词改编自著名石油工人王进喜的名言,展现了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在剧中,它不仅是石油工人的战斗口号,更是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句台词体现了石油工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深知石油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也要为国家开发出大油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这句台词展现了石油工人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斗精神。他们面对重重困难,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石油工人心向党,满腔热血献祖国!”
这句台词表达了石油工人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光荣而艰巨,因此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3对“共和国血脉 (2019)”的想法

  1. 佳怡 2025年5月19日
    在血脉中传承,在奋斗中前行 《共和国血脉》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业历程。石油工人们的故事,不仅是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更是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该剧通... 展开全部
  2. 佳琦 2025年5月19日
    经典台词补充​​ ​​“油井就是我们的战场,没有退路,只有前进!”​​ ——石兴国激励战友,体现军人转工人的使命延续。 ​​“石油人的爱情,是望不到尽头的井架和... 展开全部
  3. 佳乐 2025年5月19日
    ​​收视与口碑​​:央视首播期间收视率破2%,豆瓣评分8.5分,被《光明日报》赞为“用热血浇筑的精神丰碑”。 ​​行业认可​​:获第26届白玉兰奖“国际传播奖”... 展开全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