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港剧《天与地》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于2011年播出的时装悬疑剧,由戚其义监制,周旭明编剧,林保怡、陈豪、黄德斌、佘诗曼、邵美琪等主演。该剧以1992年雪山意外事件为起点,讲述四位青年在生存危机中的人性抉择,以及18年后重逢后面对道德审判与情感纠葛的故事。该剧因涉及敏感题材(如人食人情节)于2011年12月被广电总局禁播,但凭借深刻的主题和艺术表现力,仍被誉为“神剧”,并斩获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剧集等多项荣誉。

​​剧情梗概​​
​​1. 雪山惊变:人性的至暗时刻(1992年)​​
​​摇滚乐队与情感羁绊​​:许家明(张景淳饰)、刘俊雄(罗钧满饰)、郑振轩(黄德斌饰)、宋以朗(杨潮凯饰)组成摇滚乐队,与女友叶梓恩(蒋家旻饰)共度青春岁月。因乐队解散危机,四人前往新疆天山散心,途中因风雪被困。
​​生存困境与道德崩塌​​: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中,为求生四人杀害重伤的家明,分食其血肉。最终仅刘、郑、宋三人获救,家明被宣告失踪,乐队解散,四人背负愧疚各奔东西。
​​2. 十八年后:重逢与审判(2010年)​​
​​伪装与裂痕​​:三人以成功人士身份重聚——刘俊雄成为黑道商人,郑振轩化身正直议员,宋以朗隐瞒真相成为乐手。他们试图通过筹办地下摇滚音乐节赎罪,却因家明前女友叶梓恩(佘诗曼饰)的介入,被迫直面过往。
​​真相揭露​​:天山冰川融化后,家明遗体被发现,食人真相曝光。叶梓恩在精神崩溃中持刀刺伤刘俊雄,宋以朗为赎罪绝食而亡,郑振轩因家族遗传失明,刘俊雄最终孤独终老。
​​3. 终极救赎:循环的宿命与和解​​
​​叶梓恩的觉醒​​:她意识到仇恨无法解脱,选择放下执念,独自前往雪山完成家明未竟的散伙之旅。
​​平行时空的救赎​​:老年叶梓恩与三位旧友重组乐队,奏响年少时的《年少无知》,象征对自由与纯真的永恒追寻。

港剧《天与地》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于2011年播出的时装悬疑剧,由戚其义监制,周旭明编剧,林保怡、陈豪、黄德斌、佘诗曼、邵美琪等主演。该剧以1992年雪山意外事件为起点,讲述四位青年在生存危机中的人性抉择,以及18年后重逢后面对道德审判与情感纠葛的故事。该剧因涉及敏感题材(如人食人情节)...(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21)
​“我们做人生活已经有太多挫折,我们生命中,不应该再有这么多妥协。”​​
——刘俊雄在工运演讲中控诉社会不公,揭示其从理想主义者堕落的根源。
​​“吃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连自己都吃掉了。”​​
——宋以朗对刘俊雄的警告,隐喻道德沦丧与自我异化。
​​“如果命运能选择,十字街口踏出的每步是否能够更潇洒?”​​
——主题曲《年少无知》的歌词,贯穿全剧,叩问人生选择的代价。
​​名场面​​:
​​“雪山食人”​​:四人蜷缩在雪洞中,用颤抖的手分食家明的尸体,镜头以冷色调与特写强化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冲击。
​​“拳击台独白”​​:刘俊雄在擂台上对叶梓恩说“我宁愿被打死,也不愿被忘记”,展现其扭曲的救赎观。
​​“雪山告别”​​:老年叶梓恩在风雪中呼喊“回头啊”,幻象中家明转身,完成时空闭环的悲情意象。
人性深渊的诘问
“我们吃的是人,还是人性?”
刘俊雄在雪山上的自白,直指剧集核心命题。这句台词以“食人”为隐喻,叩问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底线。
“谎言说多了,连自己都信。”
郑振轩对刘俊雄的讽刺,揭示了谎言对人的异化。这句台词以“自我欺骗”为切入点,批判了道德沦丧的渐进性。
“有些罪,不是法律能审判的。”
叶梓恩的控诉,强调了道德审判的超越性。这句台词以“法律”与“道德”的对比,暗示人性之恶的终极审判者是自我良知。
“雪山上没有对错,只有生存。”
许家明的遗言,看似为食人行为开脱,实则加剧了角色的道德困境。这句台词以“生存”为借口,挑战了“道德绝对主义”。
“天与地之间,我们只是尘埃。”
许家敏的旁白,以宇宙视角消解了人性善恶的绝对性。这句台词呼应剧名,暗示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2对“港剧天与地”的想法

  1. 佳琦 2025年5月19日
    在人性废墟上,寻找道德的微光 《天与地》以雪山食人事件为镜,照见了人性深处的幽暗与光辉。剧集通过林保怡、陈豪等演员的炸裂演技与伦理悬疑的叙事张力,成功将TVB剧... 展开全部
  2. 佳怡 2025年5月19日
    《天与地》以暴烈的情感与哲学思辨,构建了一部关于人性、救赎与时代的史诗。它不仅是悬疑剧,更是一面照见集体记忆的镜子——正如剧中台词所言:“我们不是因为音乐相爱,... 展开全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