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煮海》是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制作的32集历史剧,以“中国化工之父”范旭东的生平为蓝本,讲述了近代中国民族实业家在动荡年代中“煮海为盐”、开创民族工业的艰辛历程。剧情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留学日本的范旭东(王志飞 饰)携妻回国,本欲投身仕途,却因看透官场腐败,转而致力于近代工业。他先后创办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公司等民族企业,面对外国资本(如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技术封锁、封建势力(如盐商、官股)的打压、黑帮暗杀等重重阻碍,始终矢志不渝。剧中浓缩了范旭东与侯德榜、李佐华等“海归”群体的创业商战,展现了他们从研制精盐到突破纯碱技术的关键历程。为支援抗战,范旭东最终亲手炸掉苦心经营的工厂,开赴四川重新起步。

剧中还穿插了范旭东的情感线:他与妻子许馥(斯琴高娃 饰)的相濡以沫,以及与女主角傅紫樱(聂鑫 饰)之间的家国羁绊——傅紫樱虽深爱范旭东,却始终支持他的事业,成为其背后的坚强后盾。

《煮海》是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制作的32集历史剧,以“中国化工之父”范旭东的生平为蓝本,讲述了近代中国民族实业家在动荡年代中“煮海为盐”、开创民族工业的艰辛历程。剧情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留学日本的范旭东(王志飞 饰)携妻回国,本欲投身仕途,却因看透官场腐败,转而致力于近代工业。他...(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14)
剧中台词紧扣“实业救国”“核心技术自主”等主题,以下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台词:
​​“精盐可送,《圣经》也可送,但技术不能送。”​​(英国商人菲利普 对范旭东)
背景:范旭东为创办久大精盐公司,向英国商人菲利普请教制盐技术,却遭拒绝。此句直击外国资本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本质,凸显了民族实业家“掌握核心技术”的决心。
​​“中国有精盐了!中国有化工了!”​​(范旭东 对报童)
背景:1915年久大精盐公司成功推出中国第一批精盐,范旭东让报童大声呼喊,向世界宣告民族工业的突破。此句充满民族自豪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的开端。
​​“做碱难,难在技术和资金;但更难的是,有人觉得‘拿银子爱国’是虚的。”​​(范旭东 对股东)
背景:永利制碱公司研发纯碱时,因资金短缺、技术瓶颈陷入困境,部分股东质疑“爱国”的意义。此句批判了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强调“实业救国”需脚踏实地。
​​“学术研究是现代工业的基础,绝不能急功近利,本不立,道不生!”​​(范旭东 对侯德榜)
背景:侯德榜建议将“久大”的资金投入制碱研发,范旭东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此句体现了民族实业家对“科技兴国”的深刻认知,为后续纯碱技术的突破奠定了理念基础。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但我们也不能把核心技术拱手让人!”​​(范旭东 对卜内门公司代表)
背景:卜内门公司试图通过入股控制永利制碱公司,范旭东明确拒绝。此句既展现了民族企业家的智慧(不排斥合作),又坚守了“技术主权”的底线。
台词的现实意义
《煮海》的经典台词不仅还原了近代民族实业家的奋斗历程,更呼应了当下“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主题。如“精盐可送,技术不能送”“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强国梦”()等台词,至今仍振聋发聩,提醒我们:民族工业的发展,必须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
这些台词不仅是剧情的推动点,更是民族精神的凝练,让观众感受到先辈们“煮海为盐”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实业救国”的赤子之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