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日剧波光和煦,夫妻良辰​​首播时间​​:2025年4月24日(日本富士电视台) | ​​集数​​:11集 | ​​类型​​:爱情/历史/生活流
​​主创团队​​:导演平野真、森胁智延,编剧泉泽阳子,主演芳根京子(关谷夏美)、本田响矢(江端泷昌)
​​系列定位​​:改编自同名漫画的昭和时代先婚后爱剧,以“笨拙日常”解构婚姻本质,被誉为“反套路爱情剧的新标杆”。
​​核心脉络​​:

​​错位的婚姻开端​​
昭和11年(1936年),关谷家三女儿夏美(芳根京子饰)在父亲安排下与帝国海军军官泷昌(本田响矢饰)闪婚。婚礼当天,泷昌因紧急军务缺席,仅留下一张合影,夏美被迫独自面对传统家族礼仪的嘲弄。
​​青涩夫妻的成长​​
两人寄居在泷昌上司家中,从连基本对话都生涩的“纸片人夫妻”,逐渐通过共同处理家务(如泷昌笨拙学做早餐、夏美整理军装领口)建立默契。剧中穿插海军宿舍生活细节:共用澡堂的尴尬、战地来信的期待、战前物资匮乏下的互助,展现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情感萌发。
​​时代洪流与个体选择​​
随着中日关系紧张,泷昌被派往中国战场,夏美留守东京。两人在战火阴影下以书信维系感情,最终泷昌拒绝晋升机会选择退役,与夏美在战后废墟中开创新生活。结局定格于昭和24年(1949年)春,两人于重建的家园中补办婚礼。

日剧波光和煦,夫妻良辰​​首播时间​​:2025年4月24日(日本富士电视台) | ​​集数​​:11集 | ​​类型​​:爱情/历史/生活流 ​​主创团队​​:导演平野真、森胁智延,编剧泉泽阳子,主演芳根京子(关谷夏美)、本田响矢(江端泷昌) ​​系列定位​​:改编自同名漫画的昭和时代先婚后爱剧,...(展开全部)


​​“结婚不是为了完成仪式,而是为了学会如何一起生活。”​​
​​场景​​:夏美在家族聚会上被要求表演“新婚甜蜜”,她坦言对婚姻的困惑,引发长辈沉默。
​​意义​​:颠覆传统婚恋观,强调婚姻的实践性而非形式,呼应剧中“先婚后爱”的核心命题。
​​“你握刀的手能为我端一碗热汤,比任何军功章都珍贵。”​​
​​场景​​:泷昌用军刀切水果招待夏美,被战友嘲笑后说出此话,夏美首次主动拥抱他。
​​意义​​:解构军国主义英雄叙事,将男性气质从“武力”转向“共情”,批判战争对人性的异化。
​​“战前是男人的战场,战后该轮到女人书写历史了。”​​
​​场景​​:夏美在战后妇女解放运动中发表演讲,背景是泷昌默默修复被炸毁的家园。
​​意义​​:通过夫妻视角映射日本战后社会转型,赋予历史剧性别批判维度。
​​“我们不是在对抗战争,是在对抗忘记。”​​
​​场景​​:两人探访广岛原爆遗址,夏美发现泷昌战时救助平民的记录,泪水中带着释然。
​​意义​​: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历史反思,警示和平的脆弱性。
​​“良辰不是某个瞬间,是把无数破碎日常缝补成锦缎的过程。”​​
​​场景​​:结局婚礼上,夏美将当年那张合影缝进婚纱,泷昌用军功章换回婚戒。
​​意义​​:重构“良辰”定义,强调平凡生活的神圣性,批判功利主义婚恋观。
“不是因为我执着,而是因为你值得。”
泷昌对夏美的深情告白,揭示婚姻中“值得”比“执着”更重要的价值观。在物资匮乏的昭和时代,这句台词暗喻爱情需要双向奔赴的勇气。
“相思弦,尘缘浅,红尘一梦弹指间。轮回换,宿命牵,回眸看旧缘。”
夏美在婚约突至时的内心独白,将婚姻比作“红尘一梦”,既表达对命运的无奈,也暗示两人缘分早已注定。
“若是无法成为一支铅笔,书写别人的快乐,那就尽力变成一块橡皮,抹去他们的悲伤。”
剧中多次出现的台词,既是对婚姻角色的隐喻,也是对人性善良的呼唤。夏美用温柔化解泷昌的军人刚毅,印证“橡皮”般的治愈力量。
“人生有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在这个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弱点,这就是知己闺蜜。”
夏美与闺蜜的对话,揭示婚姻之外的情感支撑。在男性主导的昭和社会,这句台词为女性情谊留出温暖空间。
“他若真爱你,你可以是任何一种女子。他若爱你不够,你才需要做一个全能的女子。”
泷昌母亲对夏美的劝诫,道破婚姻中的权力关系。剧中,泷昌从“军官”到“丈夫”的角色转变,印证“真爱无需伪装”的主题。

2对“日剧波光和煦,夫妻良辰 波うららかに、めおと日和 (2025)”的想法

  1. 佳怡 2025年5月11日
    《波光和煦,夫妻良辰》是一部以昭和婚约为引、日常琐碎为墨的治愈系电视剧。它通过夏美与泷昌的“先婚后爱”,探讨婚姻本质、时代困境与性别叙事。正如台词所言:“不是因... 展开全部
  2. 佳琦 2025年5月11日
    ​​奖项与口碑​​:获2025年日剧学院奖最佳作品、最佳女主角(芳根京子),豆瓣评分8.9,IMDb 8.2,被《朝日新闻》评为“重新定义昭和剧的里程碑之作”。... 展开全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