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绝密使命主要讲述了在1929年至1934年间,为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共中央秘密建立了一条从上海经香港、汕头至福建长汀、瑞金的“中央红色交通线”。这条长达3000公里的“地下航线”,承担着输送物资、传递情报、护送干部等任务,被誉为“苏维埃的血脉”和“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
核心冲突:
生死考验下的忠诚使命:
交通员潘雨青(张桐饰)以船工身份为掩护,在汕头码头秘密接头时遭遇国民党侦缉队围捕,凭借机智与勇气脱险;
伯公凹站站长邹叔宝(应昊茗饰)为护送重要情报,以打石膏的伤臂运送银元,最终因伤口感染牺牲。
隐秘战线的群体叙事:
通过六名青年交通员半途牺牲的紧急事件,引出党中央建立独立交通网的紧迫性;
交通员群体中既有船工、酒家老板等底层劳动者,也有预备党员和地下工作者,展现“小人物”在革命中的关键作用。
历史大事件的微观映射:
护送周恩来、叶剑英等领导人转移,串联起顾顺章叛变、中央苏区反“围剿”等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运送6000多担物资、200多名干部的细节,揭示交通线对苏区生存的战略意义。
结局:
在护送百余名代表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任务中,交通员们以牺牲自我确保所有代表安全抵达瑞金。剧中以“一盏伯公灯,满门七烈士”的悲壮场景收尾,致敬无名英雄的忠诚信仰。
绝密使命主要讲述了在1929年至1934年间,为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共中央秘密建立了一条从上海经香港、汕头至福建长汀、瑞金的“中央红色交通线”。这条长达3000公里的“地下航线”,承担着输送物资、传递情报、护送干部等任务,被誉为“苏维埃的血脉”和“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 ...(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20)
纠错 补充反馈
“选择这条路再出发,我们只知道出发点,却不知有没有归途。”
(潘雨青对战友的临终嘱托,诠释革命者的无畏)
“我是个走夜路的人,但过了这段黑暗,都会面向光明。”
(邹叔宝面对酷刑时的独白,展现信仰的力量)
“保密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交通员行动准则,点明隐秘战线的残酷性)
“没有哪个交通员贪生怕死,没有叛变,更没有畏难放弃!”
(总策划袁锦贵评述,升华主题)
“盐块上沾满烈士的鲜血,但苏区人民知道,这是革命的火种。”
(护盐小队牺牲场景,隐喻牺牲与希望的交织)
“我们送的不只是物资,更是党中央的希望。”
这句话体现了交通员们对工作的深刻理解。他们输送的物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党中央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希望。
“这条交通线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必须用生命去守护。”
这句话表达了交通员们对交通线重要性的认识。他们深知交通线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性,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守护它。
“面对敌人,我们不怕牺牲;面对困难,我们勇往直前。”
这句话展现了交通员们的革命精神。他们面对敌人的封锁和围剿,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勇往直前。
“我们的信仰是革命的胜利,为了这个信仰,我们愿意付出一切。”
这句话揭示了交通员们的信仰和追求。他们坚信革命最终会取得胜利,为了这个信仰,他们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和鲜血。
“在革命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虽然微小,但不可或缺。”
这句话用螺丝钉比喻交通员们在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虽然只是普通的一员,但他们的贡献却是不可或缺的。
2对“绝密使命 (2021)”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