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天下粮田》是由阚卫平执导,吴京安、徐僧、孙宁、宗峰岩等主演的古装历史正剧,作为《天下粮仓》的姊妹篇,聚焦乾隆初年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问题。该剧于2017年12月5日首播,获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电视剧奖,豆瓣评分7.5分,以“反腐护田”为主线,展现了一场关乎国运的生死博弈。​​主线脉络​​:

​​危机爆发与刘统勋临危受命​​
乾隆八年,一场“金殿验鸟”揭开大清粮田萎缩、粮仓空匮的惊天危机。户部尚书刘统勋(吴京安 饰)因病归乡后重被启用,奉命彻查“匿灾不报、贪绩敛财”大案,发现户部与地方官员勾结,虚报粮产以粉饰太平。
​​新政推行与贪腐势力反扑​​
​​开荒增田​​:刘统勋率谷山、杜霄等干臣推行乾隆“开荒增田”策,两年内恢复耕地百万顷,经济复苏。
​​利益集团阻挠​​:以讷亲、宋五楼为首的贪腐集团借“禁丈”新规,升科征税盘剥垦民,导致新政功亏一篑。全国十八省遭遇天灾,粮食危机再起,国本动摇。
​​终极对决与生态反思​​
刘统勋二次临危受命,以浙江重灾区为突破口,与贪腐势力展开生死较量。最终揭露“皇庄制度”对土地的垄断,保住耕地红线,并推动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但过度开荒引发的生态灾难,为盛世埋下隐患。
​​关键情节​​:

​​金殿验鸟​​:通过检验田鸟腹中食物,推断粮田真实状况,成为揭开贪腐黑幕的导火索。
​​鱼鳞册案​​:田产登记册被篡改,牵扯朝廷重臣,刘统勋以“宁丢乌纱帽,不丢田”为信念追查到底。
​​生态警示​​: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剧中以“沃野千里,黄沙蔽日”隐喻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天下粮田》是由阚卫平执导,吴京安、徐僧、孙宁、宗峰岩等主演的古装历史正剧,作为《天下粮仓》的姊妹篇,聚焦乾隆初年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问题。该剧于2017年12月5日首播,获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电视剧奖,豆瓣评分7.5分,以“反腐护田”为主线,展现了一场关乎国运的生死博弈。​​主线脉络​​:...(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22)
​​“人心者,国家之命脉也;粮田者,社稷之根基也。”(刘统勋)​​
​​语境​​:刘统勋在朝堂上痛陈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意义​​:将民心与粮田绑定,强调民生问题是政权稳定的核心。
​​“人固有一死,一为小死,一为大死。为臣之死是小死,为国之死才是大死。”(杜霄)​​
​​语境​​:年轻官员杜霄为护田被贪官杀害前的遗言。
​​意义​​:塑造理想主义者的悲壮形象,批判官僚体系的腐化。
​​“宁丢乌纱帽,再也不丢田!”(谷山)​​
​​语境​​:谷山在田产纠纷中对抗权贵的誓言。
​​意义​​:体现基层官员对土地制度的坚守,呼应现实中的耕地保护议题。
​​“皇庄制度吃的是民心,吞的是国运!”(刘统勋)​​
​​语境​​:揭露皇室垄断土地的本质。
​​意义​​:直指封建土地所有制对社会的根本性危害。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
——这句台词出自“金殿验鸟”场景,通过检验田鸟腹中食物揭露地方官员匿灾不报的谎言,强调吏治严明、贪腐必惩的决心。
“田在心上,是为累。”
——刘统勋感叹土地与民生之重,体现官员对土地、民生的沉重责任感,以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担当。
“于禁忌之处见风骨,于高天之上看春秋。”
——赞颂清官在逆境中坚守气节,即使面对禁忌与压力,仍能秉持原则,以高远视野审视历史与现实。
“既是大灾之年,便不能再添人祸,要救子民必先救冤臣。”
——刘统勋在灾情与冤案交织时提出的治世理念,体现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强调拯救百姓需先平反冤狱、整顿吏治。
“真话未必人人当真,不知冤狱者不知民为贵也。”
——批判官场虚伪与民本思想缺失,强调真实与正义的价值,提醒为政者需以民为贵、倾听民声。

2对“天下粮田 (2017)”的想法

  1. 佳琦 2025年5月28日
    《天下粮田》以乾隆年间的粮田危机为镜,映照出历史、现实与人性的复杂交织。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治世不在权谋的算计中,而在民生的福祉里;不朽的政绩不在开疆拓土的显赫中... 展开全部
  2. 佳怡 2025年5月28日
    现实意义​​: 2020年“光盘行动”期间,多地中小学将其作为粮食安全教育素材。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引用剧中“沃野千里”片段,制作耕地保护公益广告。 《天下粮田... 展开全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