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问苍茫》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推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由王伟执导,王仁君、嘉泽、宁理等主演。该剧聚焦1921年至1927年,以青年毛泽东从中共一大代表到革命道路探索者的蜕变为主线,展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历程:
革命启蒙: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后,面对国共合作、工人运动、农民问题等复杂局面,提出“问大地、问实践、问人民”的探索精神,逐步从马克思主义追随者成长为革命先驱。
实践与斗争:剧中涵盖发展党员、发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推动国共合作等历史事件,刻画毛泽东与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者的思想碰撞,以及与蒋介石、汪精卫等反动势力的对抗。
道路抉择:通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秋收起义筹备等情节,展现毛泽东提出“枪杆子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理论雏形,最终确立革命领导权与正确道路。
《问苍茫》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推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由王伟执导,王仁君、嘉泽、宁理等主演。该剧聚焦1921年至1927年,以青年毛泽东从中共一大代表到革命道路探索者的蜕变为主线,展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历程: 革命启蒙: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后,面对国共合作、工人运...(展开全部)
革命誓言: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登临橘子洲头时的呐喊,奠定全剧精神内核。
“我们为正义而战,只要坚持,胜利必将属于劳工!”
——工人运动宣言,凸显革命者的无畏信念。
生活哲思:
“革命者啊,皆为实干家,但在实干家之前,先当一个梦想家。”
——毛泽东对青年革命者的期许,强调理想与实践的结合。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革命没路,边走边闯。”
——杨开慧以民间智慧比喻革命探索,体现务实精神。
历史沉思:
“微斯人,吾谁与归?”
——毛泽东与挚友李大钊的对话,暗喻革命道路的孤独与使命。
“历史不是任人涂抹的画布,它是无数生命铸就的碑文。”
——片尾总结,呼应全剧对历史真实性的尊重。
“我们为公理而战,我们为正义而战,只要我们坚持,胜利必将属于劳工。”
这句话体现了革命者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为了公理和正义,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茫茫神州,已倒之狂澜,何人可挽?弱冠请缨,唯有青年啊。”
这句话出自青年毛泽东之口,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青年一代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革命尚未成功啊,望勿生嫌隙,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才是啊。”
这句话是毛泽东对革命同志们的殷切期望,强调了革命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这句话体现了毛泽东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是他对革命者们的期望和要求。
“我们的革命,又何尝不是对自我、对国家的格物致知呢?”
这句话将革命与自我修养、国家探索相结合,表达了革命者们通过革命实践来认识自我、认识国家的深刻内涵。
2对“问苍茫 (2023)”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