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问天》(2021)由张蠡执导,凌潇肃、何雨晴、耿乐等主演,以中国航天事业跨越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全景式展现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空间站建设等重大工程背后的奋斗史诗:

​​核心事件与时间线​​
​​1996年长三乙火箭爆炸​​:开篇以卫星发射失利为引子,刻画青年航天科学家方啸天(凌潇肃饰)、江遥(何雨晴饰)等人在老一辈专家李地丰(李光复饰)、耿军(王建新饰)带领下,直面技术封锁与失败阴影,开启艰难攻关。
​​三大里程碑突破​​:
​​载人航天​​:攻克返回式卫星技术,实现神舟飞船成功发射;
​​北斗组网​​:争夺卫星轨道资源,完成全球导航系统部署;
​​深空探测​​:从嫦娥四号登月到火星探测任务,展现中国航天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情感脉络​​:方啸天与江遥因航天事业聚少离多,历经误会与牺牲,最终在共同理想中走到一起;林泽(耿乐饰)作为技术骨干,以“守护航天梦”为名隐忍个人情感,成为团队精神支柱。
​​人物群像与冲突​​
​​代际传承​​:老一辈专家(如耿军)的严谨作风与青年科学家(如方啸天)的创新思维碰撞,形成“传统经验+现代技术”的双轨攻坚模式。
​​国际竞争​​:北斗频道资源争夺战中,中国团队与欧美国家展开技术博弈,揭露航天领域的政治博弈与科技霸权。

《问天》(2021)由张蠡执导,凌潇肃、何雨晴、耿乐等主演,以中国航天事业跨越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全景式展现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空间站建设等重大工程背后的奋斗史诗: ​​核心事件与时间线​​ ​​1996年长三乙火箭爆炸​​:开篇以卫星发射失利为引子,刻画青年航天科学家方啸天(凌潇肃饰...(展开全部)


经典台词(20)
​​“火箭能上天,人心更要经得起考验。”​​
耿军在发射失败后的训诫,强调航天事业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信念与协作的终极检验。
​​“卫星轨道是国家的脊梁,一分一毫都不能让!”​​
李地丰争夺北斗轨位时的宣言,隐喻航天科技对国家主权的战略意义。
​​“失败是成功的燃料,但燃料用尽时,我们只能用血肉重启引擎。”​​
方啸天在长三乙事故分析会上的独白,展现航天人直面挫折的悲壮感。
​​“你以为航天器飞得远,是因为燃料多?不,是因为每一克重量都承载着民族的重量。”​​
江遥反驳质疑者,将航天器设计与家国情怀并置,强化使命感。
​​“我们不是在追赶星辰,是在为后人铺路。”​​
林泽对年轻队员的嘱托,揭示航天事业的传承本质与历史纵深感。
“我不要你的承诺,我要的是现在和永远。”
——方啸天对江遥的深情告白,象征航天人对事业的永恒追求。
“生老病死,六道轮回,我们最终还是逃不过宿命,化作一堆黄土,走的无声无息……”
——剧中人物对生命意义的哲思,暗合航天人“以有限生命追逐无限宇宙”的浪漫。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中国航天精神的凝练表达,贯穿全剧的行动口号。
“航天事业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老一辈航天人李地丰的寄语,体现航天人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青年航天人方啸天的誓言,呼应中国航天深空探测的远大目标。

2对“问天 (2021)”的想法

  1. 佳怡 2025年5月9日
    《问天》以三代航天人的逐梦之旅为棱镜,折射出中国航天的荣耀与担当。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探索不在于星辰的遥远,而在于脚步的坚定;不在于承诺的宏大,而在于当下的坚守。... 展开全部
  2. 佳琦 2025年5月9日
    主旋律剧的新范式​​:打破传统说教模式,通过人物情感纠葛(如方啸天与江遥的异地恋)增强戏剧张力,获《人民日报》评价“让主旋律有温度”。 ​​专业性与戏剧性的平衡... 展开全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